分享到:
网站首页 >> 考研调剂 >> 文章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网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网   阅读:1539[字体: ]

一、学科发展沿革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材料学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

  •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1989年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200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97年经立项审核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1999年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先后设立“长江学者”特聘岗位。2004年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 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 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被列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被列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主要研究领域

  “九五”和“十五”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有五个项目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即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器件及智能结构系统、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复合材料。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重点,通过建设以下研究方向形成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工作:

  • 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

  • 生态建筑材料

  • 高分子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

  •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新能源关键新材料及其应用

  • 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 生物医用材料

  • 成型制造及其关键新材料

  三、研究基地和科学研究

  为了对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建设了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设备总值达到2.1亿元。这些科研基地从材料组成和结构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评价到材料重要应用的工程化研究与工业性试验,装备了功能比较齐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这些科研基地包括:  


  •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国家发改委)

  • 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 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政府)

  • 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政府)

  • 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建)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 1987年立项建设,拥有一批先进的材料合成与加工装备以及现代化的材料结构分析、表征与性能测试设备。主要研究方向:1、发展新一代材料复合与加工新技术,特别是低维复合技术,包括纳米复合技术及薄膜复合技术;2、基于材料复合与加工新技术,发展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特别是国防建设配套关键新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3、材料基础研究与材料设计,特别是多组分、多尺度材料的复合原理与设计。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科技部立项建设,主要研究方向: 硅酸盐材料工程基础理论,硅酸盐材料生产过程与装备,低品位原燃料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硅酸盐材料新品种、新技术;硅酸盐新材料评价与标准。拥有一批先进的硅酸盐材料研究与检测装备。

  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是 1990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 ,1997年国家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光纤传感技术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总投资2800万元,以光纤液位、温度、阀位等三种产品建立工业性试验线,开展工业性试验,并形成年产10000台套的工试生产能力。主要研究领域: (1) 特种光纤及新型敏感材料研究;(2) 光纤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应用研究;(3) 新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4)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研究。

  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部门开放实验室始建于1987 年,它是以研究材料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为主的现代化的研究与分析测试机构。全中心拥有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40多种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配有各种物性测试仪器,可满足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分析与检测。

  “十五”期间,围绕我国工业技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国防建设配套关键新材料的重大需求以及材料科学的前沿,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大、重点、面上等各类国家科技与攻关项目、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和面向建材行业、地方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科技经费五年到款总额达到2.1亿元,获得国家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出版专著8部、教材14 本,为我国建材行业的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教师队伍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建设了一支以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学历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学术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 253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入选者5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 64 人。在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超过65%,中青年教师中50%以上的人员具有在国外知名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访问研究和攻读学位的经历。  

  五、人才培养

  材料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6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07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377人。  

    自1996年来,以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材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等教改项目,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5项,在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 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 项,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3人,是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等。目前,材料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2项,2门教材列入国家精品教材。

  承担有国家精品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新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出版教材12部,教育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7项,《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双语)等教材被数十所院校采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CAI课件》,获湖北省高校优秀课件一等奖,已在全国21所院校使用。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工程、国防、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石油等行业的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2011年学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多所大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本学科以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为核心,以扩大与国际上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为重点,以选派学术带头人出国访问、讲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主体,形成了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十五”期间,本学科同这些单位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政府间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联合召开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8次,双边进行学术交流的人次达到了350人次,选派教师到国外研究、学习150人次。2006年,经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在本学科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本学科已成为我国材料学科重要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基地之一。

学院领导

-刘韩星

学院院长兼试点学院院长

主持学院全面工作

姜洪义

学院党委书记

主持学院党务工作,负责学院人事工作

谢峻林

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主任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学院实验室教学工作

黄学辉

学院副院长

分管学院科研、科技保密工作

董丽杰

学院副院长

分管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

卢少平

学院党委副书记

分管学院学生工作

陈华

学院副院长

分管学院行政、国有资产管理、工会及学院资料室管理工作

麦立强

试点学院执行院长兼材料学院副院长

全面负责材料试点学院的人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行政工作

陈伟

学院院长助理

协助分管学院研究生培养、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学科建设工作

赵春霞

学院院长助理

协助分管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

孙华君

学院院长助理

分管山东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工作

 学院各办公室及教授实验室电话表

学院领导

刘韩星   院长办公室

87642079

姜洪义   书记办公室 

87651772

谢峻林   副院长办公室 

87651847

程晓敏   副院长办公室

87651775

黄学辉   副院长办公室

87651779

王发洲   副院长办公室

87642570

董丽杰   副院长办公室

87642572

卢少平   副书记办公室

87651780

职能办公室

学院行政办公室

87651779

学院党委办公室

87651771

学院教学办公室

87651776

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87164677

学院科研办公室

87642570

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1

87651202

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2

87652332

系所、中心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系(复合材料)

87211850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系(高分子)

878646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87161553

金属材料实验中心

87875273

学院计算机中心

87642866

粉体工程中心

87651952

道路材料研究所

87641294

制品材料研究所

87160951

玻璃研究所

87860801

教授工作室

林宗寿教授研究室

87678188

胡曙光教授研究室

87668602

刘韩星教授实验室

87864492

华 林教授实验室

87168391

张超灿教授实验室

87863157

王 钧教授实验室

87211850

曾黎明教授实验室

87215972

黄学辉教授实验室

87864680

戴 英教授实验室

87887684

马保国教授实验室

87160951

高山俊教授实验室

59738788

熊传溪教授实验室

87886644

丁庆军教授实验室

87668602

余剑英教授实验室

87863591

王华昌教授实验室

87863692

王重辉教授实验室

87164396

王继辉教授实验室

87877957

黄志雄教授实验室

87860735

黄尚宇教授实验室

87863759

余世浩教授实验室

87863689

周明凯教授实验室

87641294

徐 庆教授实验室

87863277

叶卫平教授实验室

87653293

叶 菁教授实验室

87651952